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日期:2025-03-30 13:04
瀏覽次數:2704
摘要: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中常使用 AT 切石英諧振器,通過在振蕩回路中引入一個可調元件,來實現振蕩頻率隨壓控電壓調節的功能。可調元件通常為變容二極管。壓控晶振變容管是一種電容可以隨著外加電壓而改變電容值的元件,通過改變加在變容管上的電壓,使得石英諧振器的負載電容發生變化,從而諧振回路的諧振頻率隨之變化,達到壓控的目的。
用外加電壓對晶振的頻率進行控制 ,這就是壓控晶振, 壓控頻偏和壓控線性是壓控晶振要解決的2 個主要問題, 下面介紹的一種壓控晶振 ,中心頻率為 2 . 048 MHz/2V ,壓控頻偏...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中常使用 AT 切石英諧振器,通過在振蕩回路中引入一個可調元件,來實現振蕩頻率隨壓控電壓調節的功能。可調元件通常為變容二極管。壓控晶振變容管是一種電容可以隨著外加電壓而改變電容值的元件,通過改變加在變容管上的電壓,使得石英諧振器的負載電容發生變化,從而諧振回路的諧振頻率隨之變化,達到壓控的目的。
壓控晶振中常使用 AT 切石英諧振器,通過在振蕩回路中引入一個可調元件,來實現振蕩頻率隨壓控電壓調節的功能。可調元件通常為變容二極管。壓控晶振變容管是一種電容可以隨著外加電壓而改變電容值的元件,通過改變加在變容管上的電壓,使得石英諧振器的負載電容發生變化,從而諧振回路的諧振頻率隨之變化,達到壓控的目的。
用外加電壓對晶振的頻率進行控制 ,這就是壓控晶振, 壓控頻偏和壓控線性是壓控晶振要解決的2 個主要問題, 下面介紹的一種壓控晶振 ,中心頻率為 2 . 048 MHz/2V ,壓控頻偏為 100 ppm∕( 2V ±2V),頻率穩定度為5 ×10-6/ ( 0 ~ 70 ℃), 輸出波形為方波,體積為20mm×13mm ×8mm。
晶體諧振器的選擇
石英晶體諧振器作為壓控晶體振蕩器中的關鍵元件 ,其指標對壓控晶振的壓控頻偏有很大影響。將晶體諧振器與一負載電容 CL 串聯 , 并忽略諧振器的損耗,則諧振器的相對頻率偏移為:ΔfLfR=Cq2/(C0+C L), ( 1)
式( 1) 對 CL 求偏導,得負載電容對頻率的牽引率為:S = CLΔf Lf R =-Cq/2( C0+CL) , (2)
由式( 2) 可知增大諧振器的動態電容 Cq 可增大頻率牽引率 。但頻率牽引率隨泛音次數的增加急劇減小。令 Cq1為泛音諧振器的動態電容, 則有 C q =n2×Cq1,可見如果晶體振蕩器想獲得大的壓控頻偏,應采用基音諧振器。對于設計的 2 . 048 MHz 電路,如果直接使用 2 . 048 MHz 的基音晶體, 那么諧振器的尺寸就太大了, 無法實現 ,因此采用16 . 384 MHz的基音晶體, 起振后再進行八分頻 , 滿足指標的同時,大大縮小了體積。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 壓控晶振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