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專業術語
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專業術語
1.電磁兼容:
電磁兼容(EMC)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
也就是說,一個電子、電工產品在通電工作時,既不通過傳導、輻射、耦合等方式向外部發出超過標準規定的電磁干擾;
同時又能夠承受一不定程度的來自外部或系統自身的電磁干擾而正常工作。
2.射頻:在電磁頻譜中介于音頻和紅外線之間、用于無線電發射的頻率。目前應用的射頻范圍大約是9KHz—3000GHz(3THz)。
3.電磁環境:
存在于某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
注:電磁環境通常與時間有關,對它的描述可能需要用統計的方法。
4.電磁兼容性:
設備、分系統、系統在共同的電磁環境中能一起執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狀態。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a)設備、分系統、系統在預定的電磁環境中運行時,可按規定的**裕度實現設計的工作性能、且不因電磁干擾而受損或產生不可接受的降級;
b)設備、分系統、系統在預定的電磁環境中正常地工作且不會給環境(或其他設備)帶來不可 接受的電磁干擾。
5.電磁兼容性故障:
由于電磁干擾或敏感性原因,使系統或相關的分系統及設備失效。它可導致系統損壞、人員受傷、性能降級或系統有效性發生不允許的長久性降低。
6.系統間的電磁兼容性:
任何系統不因其他系統中的電磁干擾源而產生明顯降級的狀態。
7.系統內的電磁兼容性:
系統內部的各個部分不會因本系統內其他電磁干擾源而產生明顯降級的狀態。
8.輻射敏感度:
對造成設備、分系統、系統性能降級的輻射干擾場強的度量。
9.傳導敏感度:
當引起設備呈現不希望有的響應或性能降級時,對電源線、控制線或信號線上的干擾信號電流或電壓的度量。
10.分貝:
十分之一貝爾。分貝值定義為兩個功率值之比取以10為底的對數后乘以10。用PI、P2代表兩個功率值, n表示它們比率的分貝值,可由公式(1)表示:當電壓或電流(或其他類似的物理量)的比值是相應功率比的平方根時,分貝值也可由公式(2)和公式(3)表示?
dB =10log10(P1/P2)…………………………………(1)
dB =20log10(I1/I2)…………………………………(2)
dB =20log10(V1/V2)…………………………………(3)
這里, I1/I2和V1/V2分別是所給的電流比和電壓比。廣義上,公式(2)和公式(3)也可用于比值并不是相應功率比平方根的情況。為避免混淆,這時應該附帶一個標注符號。
11.衰減:
信號在從一點到另一點的傳輸過程中,其電壓、電流或功率減少的量值。
12.插入損耗:
插入損耗是由傳輸線路或系統中插入轉換網絡所引起的,它是下述a)、b)兩項的比值,通常以分貝數表示:
a)在插入轉換網絡之前,分配給傳輸線路或系統中待置轉換網絡后續部分的功率;
b)在插入轉換網絡之后,分配給傳輸線路或系統中該后續部分的功率。
13.吸收:
當電磁波與某種介質相互作用時,電磁波能量不可逆轉地向另種形式的能量轉換的過程。
14.吸收損耗:
由于在傳輸介質中或反射過程中發生能量耗散或轉換(聲波或電磁波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所引起的傳輸損耗。
15.瞬態:
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的狀態:
a)由雷電、電磁脈沖(EMP)或開關動作所產生的單次電1~1過程或短促的單個電壓、電流、電 場或磁場脈沖;
b)由開關切換、繼電器閉合或其他低重復率的循環操作所產生的電沖擊,是隨機出現的,且有較低的重復頻率;
c)在兩個連續的相鄰穩定狀態之間變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現象,其變化時間遠小于所關注的時間尺度。
16.電磁噪聲:
與任何信號都無關的一種電磁現象。通常是脈動的和隨機的,
但也可能是周期的。
17.電磁騷擾:
任何可能引起裝置、設備和系統性能降級或對有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產生作用的電磁現象。
電磁騷擾可能是電磁噪聲、無用信號或傳播媒介自身的變化。
18.電磁干擾:
任何可能中斷、阻礙,甚至降低、限制無線電通信或其他電氣電子設備性能的傳導或輻射的電磁能量。
19.輻射干擾:
任何源自部件、天線、電纜、互連線的電磁輻射,以電場、磁場形式(或兼而有之)存在,井導致性能降級的不希望有的電磁能量。
20.傳導干擾:
沿著導體傳輸的不希望有的電磁能量,通常用電壓或電流來定義。
21.脈沖:
在短時間內突然變化,然后迅速返回初始值的物理量。
22.輻射:
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出去。
23.發射:
以輻射及傳導的形式從源傳播出去的電磁能量。
24.輻射發射:
以電磁場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約有用或無用的電磁能量。
25.傳導發射:
沿金屬導體傳播的電磁發射。此類金屬導體可以是電源線、信號線及一個非專門設置、偶然的白體,例如一個金屬管等。
26.電磁干擾發射:
任何可導致系統或分系統性能降級的傳導或輻射發射。
27.串擾:
通過與其他傳輸線路的電場(容性)或磁場(感性)相合,在自身傳輸線路中引人的一種不希望有的信號擾動。
28.串擾搞合:
有下面兩種定義:
a)對于從一個信道傳輸到另一個信道的干擾功率的度量;
b)存在于兩個或多個不同信道之間、電路組件或元件之間的不希望有的信號藕合。
29.接地:
通常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a)將設備外殼、框架或底座搭接到主體或運載工具的結構件上,以保證它們等電位;
b)將電路或設備連接到大地或與大地等效的尺寸較大的導體上。
30.接大地:
為保證與大地等電位,將設備或運載工具的結構件(包括金屬表面)與大地之間實施可靠電氣連接的方法。
31.接地電極:
接大地電極與大地緊密接觸并實現電氣連接的一個或一組導電結構件。
32.接地導體:
將主接地端子或接地條連接到接地電板上的保護性導體。
33.低通濾波器:
容許低頻信號通過,但減弱(或減少)頻率高于截止頻率的信號通過的濾波器。
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專業術語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專業術語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專業術語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專業術語